村民发现古墓群考古队仅发现30件陶器一只罐子却“愁”坏专家
村民发现古墓群考古队仅发现30件陶器一只罐子却“愁”坏专家
发布时间:2024-03-16点击次数:1
作者: 瓷抛转

  随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“考古文物”早已成为博物馆中,代表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;随着民间收藏热的风行,或有不少朋友能说出不少国宝的名字,诸如后母戊大方鼎、四龙铜方案等。大体讲,圈内将文物分为:秦铜汉玉、唐金宋瓷、名人字画等;当然,如果细分就复杂多了,如:奇石、扇面、丝绸等,其实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种文物让专家非常“头疼”。

  回到上世纪70年代,江苏句容的一支生产队当时正计划修整果园,一座小土包就成了大家取土的的地方;公正的说,这座小土包没什么特别的,既并非风景秀美,也没什么上古传说。最初时,村民在取土过程仅是挖出来一些陶器残片,可随着残片的增多,到最后竟出现了几个相对完整的“陶罐”;还要说明一点,当时的文物保护宣传已经全面展开,当地也受其影响,连忙将情况报告给了有关部门。

  再等考古专家赶到现场,小土包已经出土了十余件相对完整的陶器,这也把考古队吓了一跳,会不会文物已遭到村民破坏了?专家仔仔细细地观察这些陶罐,大部分已然浮现了破损,从形制上看明显粗糙许多,不过在专家眼中“越粗糙的东西,它的历史反而越悠久”;后经鉴定,出土陶罐已有三千年的历史,甚至要追溯到西周时期,还不止这些,经过初步勘探,这座土包下面居然还存在着数座古墓。

  消息传出,当地村民显得十分兴奋,原因很简单,假如发现了古墓或是遗址,非常有可能会带动旅游业,直接受益者就是当地的村民;当然,考古队也很高兴,懂行的朋友或许知道,古有“华夏五千年历史”之说,但线年左右,大体在东周时期。直白点解释,如今的史料连秦始皇时代还存在着诸多不明确,那就别说时间更早的“先秦”时代了;说专家对先秦时代一无所知可能有点夸张,但也仅停留在已出土的文物和口口相传的史料上面,如今发现“西周古墓群”,起码对填充历史空白很有大的作用。

  当然,如果能出现“文物”,说不定将会是考古又一大发现;就这样,一支力量精干的考古队随即成立,专家亲自带队进行“抢救性发掘”。随着古墓不断出现,考古队士气也慢慢变得高涨,但真正打开后却让人有点泄气;土包下面埋藏着十余座西周古墓不假,但从规模和出土陪葬品来看,着实难言“珍贵”,出土最多的是陶类。虽说如此,考古队也并非一无所获,专家还是清理出了近30件较为完整的西周陶器,这对研究西周民间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佐证作用;其中有一只“陶罐”尤为引人注目,倒不是陶器如何精美,而是它要比其他陶器明显重得多,且有胶泥封口。

  说到这或有朋友想到了“何家村窖藏”,如今的罐子里会不会也是金银玉器,或是千年前的美酒佳酿?其实考古队在初时也有同样的联想,专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当场晃了晃,能确定陶罐里装的不是液体,难道真的是预想的金银美玉?这点专家最终推翻,单从形制来看,这里应该是“平民墓”,西周时期严格来讲还是奴隶制,“贫民墓”理论上出土贵重金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,但也不排除这种情况。

  通俗点说,西周时期的东西能保存到三千年后的今天,在考古专家眼中,无论是什么其实已经称得上“珍贵文物”了;话虽这么说,在场所有人还是很好奇陶罐中装的是究竟是什么,于是一场极为小心的“开封”仪式就此展开。专家打开陶罐封口后,脸上居然露出了惊诧的表情,所有人凑过来一看,多数也表现得十分惊愕;原来罐子里装的既不是千年美酒,也并非金银玉器,而是一罐子鸡蛋。

  说到这或有朋友说“胡说八道,西周时期还未完全脱离原始社会,物资匮乏,生存尚难以保障,某一种意义上说,贫民陪葬鸡蛋其实已经不错了,专家至于惊诧吗?”需要解释一下,上世纪70年代从未出现过“鸡蛋”这类文物;还有一点,理论上讲,三千年前的“鸡蛋”也应属于文物,但它们究竟有什么研究价值,直到今天也很难有准确的定论,那就更别说70年代了。

  表面看,西周时期的“鸡蛋”似乎与今天的鸡蛋没什么差别,最明显的是上层几枚已然浮现了破损,这可能跟当初的晃动有关;问题也出在这里,当初专家非常小心,晃动的力度也比较小,如此轻微晃动怎会是造成“鸡蛋破损”呢?一人因为好奇,不自觉伸手去碰触“鸡蛋”,本意从陶罐内拿出一枚近距离研究一下;没想到,那人手指刚碰到“鸡蛋壳”,整枚鸡蛋瞬间化成了一堆碎片,而且里面没有流出蛋清、蛋黄等物,整枚鸡蛋居然只是个空壳。

  这一现象虽然吓坏了在场所有人,但也证明了一个事实,这罐鸡蛋和很多出土文物一样,历经千年岁月早已发生了变化,再加开封后与空气接触,更加剧了“氧化”,这才形成了吹弹可破的状态;此后再没人敢轻举妄动,专家调来当时的先进仪器在陶罐外进行扫描,最后得出,罐底的部分“鸡蛋”已逐渐石化,甚至成了“化石”。这下可愁坏了考古专家,结果是出来了,但如何正确地处理又成了当务之急;实事求是地说,无论“氧化鸡蛋”还是“石化鸡蛋”都需要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,但两者却无法同时取出。

  “石化鸡蛋”相对好处理,但“氧化鸡蛋”经不起任何轻微晃动,一旦损毁,后果大家都不知道,或许在后世成为一大损失,这样的责任谁也担不起;当然,不取出“鸡蛋”又没办法研究,对于考古和佐证历史同样是一大损失,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些。当时还处于发掘现场,无论以后有没有研究价值,这个装满“鸡蛋”的陶罐是肯定要运出古墓的,但怎么运又成了专家“头疼”的问题;无奈之下,四名考古队员抬着罐子的四角,硬是一点一点地挪出了古墓。

  这里说明一下,陶罐本身并不重,里面不过十余枚鸡蛋,一个人拿起来足矣;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震动,这才由四个人将陶罐“抬”出古墓。将陶罐“抬”出古墓还只是第一步,之后还要将其运回研究所,如何转运又成了一个大难题;总而言之,现场汇集了多位专家,但面对如此脆弱的“鸡蛋”,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也一筹莫展,后来据说在运送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破损情况,但整体相对完好。

  回到研究所后,问题又回到了“原点”,该如何从陶罐中将这些三千年的“文物”取出来呢?经多部门配合,最终仅成功取出了一枚“鸡蛋”,但整体难度太大,想要完整的全部取出,至少目前还不现实;最后没办法,专家只能将“鸡蛋”继续留在陶罐中,至今江苏博物馆内还有一只“放满鸡蛋”的陶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